9岁女童术后成了植物人河南省人民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篡改病历
本来活泼爱玩的9岁女童瑞瑞(化名),现在躺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一动不动。2025年2月,瑞瑞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后便成为植物人。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告知家属“孩子醒不过来”后,该院多个科室的多名医护人员集中时间篡改病历。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8月6日,《郑州市卫健委行政事项答复意见书》确认病历篡改行为属实,并对涉及的13项问题依法立案处理。
目前,瑞瑞家属已向河南省郑州市卫生执法部门投诉举报,要求严查涉事人员并追究责任,同时配合律师整理取证,准备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11月6日中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中心二楼,瑞瑞病床前,监护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记录着她的心率、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
“体温37.5,稍微有点烧;心率95,也算正常;血氧89,有些偏低……”张龙边说边给瑞瑞喂南瓜粥。所谓的喂,只不过是将南瓜粥吸进一个较粗的针管,然后注射到插在瑞瑞鼻子的管子(鼻胃管)进入胃里。
瑞瑞侧躺在病床上,眼睛睁得很大,张龙怕女儿眼睛干了会难受,在网上买了个游泳镜,改成简易护目镜给女儿戴上保湿。
“从PICU刚出来的那段时间,孩子几乎天天发烧,心率高时达到200多,很吓人,我和媳妇都不敢睡觉,24小时轮流照看。现在,虽说慢慢好转了,可孩子只是能呼吸,会无意识动弹,没有自主意识。孩子来医院时不是急症,也不是重病,从血管瘤科门诊到血管瘤科住院部,从手术室到AICU再到PICU,专家建议的一个‘简单注射手术’让孩子成了这样,我们现在很后悔来医院做这个手术。”张龙说,孩子是天生的血管瘤,以前每年都会抽时间带其到大医院检查。这次是春节假期有空闲时间,慕名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是想检查一下,让知名专家给评估一下。
张龙告诉奔流新闻记者:“现在,每周周一到周五早上9点出门做高压氧等治疗,回来就12点了,下午还要给孩子按摩、翻身、喂水、喂奶、打辅食、喂药,忙得不住点,就是盼着孩子能苏醒。有医生建议我们放弃,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放弃孩子,虽然一些病历被篡改伪造了,一些病历不全了,后期或许不太好做鉴定,但为了孩子,再苦再累,我们也要讨个公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下午2时许,张龙看了看手机时间,从床头柜抽屉里拿出一个简易小本子,上面写着一串数字,每天给孩子喂多少水,孩子尿了多少…… 都一一做了记录。
张龙和妻子吴洁2012年结婚后在浙江省一个小城定居,孩子长大后,一家人会在过春节时回河南老家。
吴洁和张龙育有一儿一女,老大是儿子,今年11岁,女儿瑞瑞是老二,今年1月7日过完9岁生日,性格开朗,活泼爱玩,喜欢运动。天气好的时候,下午放学回来把书包一扔,拎起滑板车就出门了,跟90多岁听力不太好的太爷爷太奶奶都能聊上小半天。成绩在班里算中上等,在家时喜欢扮演医生。
“我婆家娘家亲戚很多,所有亲戚中,就我们家儿女双全,是亲戚们羡慕的家庭。工作累了一天,晚饭后,女儿给我洗脚,儿子帮我剪指甲;儿子扫地,女儿拖地……”11月5日晚接受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起这其乐融融的一幕,表面看似坚强的吴洁落泪了。
瑞瑞小时候经常咳嗽、发烧,1岁时在武汉一家医院检查发现可能是喉部瘤。当时,医生说孩子小,等长大了再做手术,每年检查一次看有没有变化,也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痊愈。
此后,吴洁在网上查询得知,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血管瘤在全国很有名气,不少外地人都来这里寻医治病。今年春节后,在河南老家探完亲的吴洁两口子本来已经回到浙江了,又千里迢迢慕名而来。
医院监控视频显示,今年2月10日上午8时12分25秒,张龙在前面走,吴洁和瑞瑞手牵手跟着走进医院大楼,这也是一家三口第一次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龙告诉记者:“这次到郑州没打算做手术,只想着检查一下。春节假期还有时间,孩子舅舅在郑州工作,孩子也想在舅舅这儿玩几天,等过完正月十五回浙江也就差不多快开学了。没想到,这一出门就再也没能回去。”
检查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专家门诊、血管瘤科主任建议住院,并称“这是个简单的注射小手术,住院治疗一周,不影响孩子上学。”专家的这番话彻底打消了吴洁夫妇的疑虑。
2月11日、12日,经过一系列检查后,13日进行了手术。术后,其中一个手术医生告诉吴洁:“手术很成功,为了效果好,药量下得有点重,孩子现在插着气管,拔不了管,需要转到AICU(麻醉科重症监护室),24-48小时后就能回到普通病房。”
从2月13日手术至2月17日,连续5天,孩子一直在AICU昏迷不醒。吴洁夫妇也看不到孩子,心里很着急。直到2月17日往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转运时,吴洁在楼梯口叫了一声孩子,孩子当时没有任何反应。经询问,医生说打了镇定,还没有醒。就这样,孩子又被推进了PICU。
2月19日上午11时40分许,PICU一名医生对吴洁说,孩子的呼吸机管破了,需要重新插管。当时,吴洁发现情况不对劲,不停地在PICU门口按门铃,催促医生赶紧给孩子插管。直到到12时20分许,一位女医生提着小箱子过来,吴洁急忙问“是不是插管的”,对方回答“是的”。
女医生从PICU出来后,吴洁又问:“管子插好了没?”在得到“插好了”的答复后,医生让吴洁夫妇签了几份协议。
“说实话,那时候我们都很紧张,也没心情细看协议内容,签完后就在门口等,得到的回答是‘都很好’。”张龙说。
19日晚10时30分,医生说孩子原来插的管子又移位了,换了一根管子,还告诉吴洁“孩子挺好的”。
2月21日,瑞瑞从PICU被推出来做CT,吴洁看到孩子嘴里流淌着不明液体,眼睛用白色纱布盖着,她揭开后看到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球突出上翻,看不到黑眼珠了。她急忙问随行护士怎么回事,护士说她们也没遇到这种情况。
吴洁告诉记者:“医生说2月21日做的CT不行,22日又做了一次。到2月23日,PICU医生突然告诉我,孩子醒不过来了。”
寻求线时以后,医护人员开始大面积修改病例。如果没有领导参与,好几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不可能会一起集中时间这么大胆子修改病例。”吴洁说,事发后他们开始寻求真相。
5月15日、6月6日,吴洁夫妇两次就河南省⼈⺠医院收治瑞瑞过程中的23项违法违规行为,向郑州市卫生健康委进行投诉举报,并于6月11日提供新的诉求材料。针对家属提出的投诉举报诉求,经过核查,8月6日,《郑州市卫健委行政事项答复意⻅书》对其中的第1、2、4、6、7、10、14、15、16、17、20、22、23条举报诉求依法立案处理。
奔流新闻记者注意到,《郑州市卫健委行政事项答复意⻅书》第16条显示,“经核查,血管瘤一区医生2月23日修改了手术前一天(2月12日)家属签署的《手术知情同意书》上记录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风险内容。涉事医生篡改病历资料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我委已依法立案处理。”
第17条载明:“经核查,2⽉13⽇值班医⽣当天下午修改了已经签署后的《麻醉ICU签署的病情告知书》中术前诊断。涉事医⽣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该行为涉嫌违反《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三条的要求,涉嫌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五条第⼀款的规定;体现在该医院存在未严格执⾏医院制定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制度 》中病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涉嫌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十条的规定,我委已经对医院及医⽣依法⽴案处理 。”
第22条内容为:“PICU值班护士于2⽉23⽇更改了2⽉19⽇的⽣命体征(右瞳光反射、左瞳光反射均由灵敏改为迟钝)。涉事护⼠篡改病历资料⾏为,涉嫌违反《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三条的要求,涉嫌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五条第三款的规定;体现在该医院存在未严格执⾏医院制定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制度》中病历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涉嫌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条的规定,我委已经对医院及护理⼈员依法⽴案处理。”
第23条显示,“经核查,⾎管瘤⼀病区主管医⽣于2月23日更改了2月12日的联合查房记录中:‘协诊指示:建议进⾏⽓管切开后喉部静脉畸形硬化剂治疗。’PICU的医⽣于2⽉22⽇更改了2⽉18⽇查房记录中:‘家属知情,仍要求尽快拔管’。以上涉事医⽣篡改病历资料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共和国医师法》第⼆⼗四条的规定,我委已依法⽴案处理。”
针对河南省人民医院多科室、多名医务人员在瑞瑞诊疗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大规模伪造、篡改伪造病历的行为,9月12日,瑞瑞家属又向郑州市卫生健康执法支队提出了48条投诉内容,请求该支队依法依规对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并逐条给予书面答复。
“孩子被治成这样了,我们只想孩子能好起来。来医院的时候活蹦乱跳,现在整日整夜躺在病床上成了植物人,从2月13日送进手术室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我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还有,是谁组织多个科室的多名医护人员集中时间篡改伪造病历?有关部门如果还是‘轻拿轻放’‘内部处理’的话,我会坚持投诉举报,直到正义得到伸张的那一天,希望相关部门做出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吴洁说。
11月7日上午,小雨中的郑州,天气阴冷,城区马路两侧的人行道上落满了树叶。当日上午8时36分,河南省人民医院办公楼一楼两名安保人员查验证件后将记者带进一楼的医患办。该办公室一名男性工作人员称,正在协调联系医院宣传部门,让记者在此等候。

